為深入貫徹集團“協同增效年”工作部署,神南產業公司圍繞政府與協會協同、企業合作協同、供應鏈協同、“產學研用”協同、內部協同五大核心方向,制定專項舉措并扎實推進,取得顯著成效,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深化政府與協會協同,筑牢政策與服務支撐。以“政策共爭、責任共擔、發展共贏”為導向,主動對接政府部門與行業協會,構建高效協同格局。積極與地方稅務部門溝通,推進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切實降低公司稅負;聯合共青團神木市委承辦2025年陜西省青年婚戀交友示范活動,踐行社會責任。協同舉辦第25屆全國煤炭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示范賽、召開榆林市班組建設大賽,搭建技能交流平臺,助力行業技能、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強化企業合作協同,拓展市場與業務邊界。聚焦集團內外兩個市場,構建“內循環高效協同、外循環拓展升級”合作體系。集團內部,多次組織北創公司參與集團板塊協同推進會推廣電纜產品,1-8月內部協作相關產品超2億元;神南天翊公司與陜煤啟遠達成供應協議;煤亮子公司為建新、澄合等提供軟件服務。外部市場積極拓展合作領域,與榆林能源集團達成戰略合作,中標延長石油、陜西能源等多個工程項目。截至8月底,完成營業收入16.27億元。
優化供應鏈協同,提升物資與流程管理效能。以“降本增效、保障供應”為目標,從流程優化、資源共享、定向采購三方面推進供應鏈協同。流程優化上,協同榆通公司舉辦主題交流活動,解決18條業務問題。資源共享方面,建立庫存信息實時共享機制,通過配件二次利用、閑置資產盤活等舉措,1-8月累計盤活資產1021.72萬元。定向采購上,多方合作壓縮采購周期。同時制定《內部協作管理辦法》,明確“應采盡采”原則,推動內部產品優先采購,降低供應鏈成本。
鞏固“產學研用”協同,激活創新與人才動能。圍繞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搭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體系。整合專業團隊推進4項科研項目,平均完成率達85%;成功獲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主導的《綜采工作面設備安裝與回撤技術規范》通過國家能源局終審發布。組織推薦13人參與高層次職稱評審,新增3個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及3名技能大師;分層開展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新員工崗前培訓,1-8月超60%職工教育經費投向一線,為創新成果轉化筑牢人才根基。
夯實內部協同,強化管理與業務聯動。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為導向,從業務、管理、監督三維度深化內部協同。業務上,累計完成搬家倒面15撤19安14支護、維修設備38臺/套,有力支撐核心生產服務。管理上,不斷優化“十五五”規劃內容,修訂140余項制度并宣貫執行,開展體系內審2次。監督上,通過薪酬督查、巡視整改、合規審計等方式構建“大監督”格局,為業務與管理聯動保駕護航。(供稿: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