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企業生存發展、員工生命安全的“必答題”。面對安全生產新形勢,神南產業公司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從思想、責任、行動三個維度發力,用心答好每一道安全“考題”,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的安全屏障。
以“思想筑基”答好“意識題”,杜絕麻痹僥幸
“以前覺得按經驗操作就行,看到這些因疏忽引發的事故案例,才明白一定要嚴格遵守安全規程干活。”一線職工觀看《悔恨之淚》警示教育片后感慨道。
為擰緊全員思想“安全閥”,公司創新教育形式,定期組織開展各類安全教育警示教育共7000余人次,通過視頻、現場講解、互動討論,讓員工直觀感受慘痛代價。利用班前會、宣傳欄、鵬云智慧管家等推送安全知識小貼士、操作規范動畫,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開展“安全理念大討論”活動,鼓勵員工分享身邊的安全故事、提出改進建議,讓“安全第一”從口號變為共識,從思想根源上杜絕僥幸心態。
同時開展全員安全培訓教育活動,進行了精準分類培訓,開展了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班組長培復訓、特種作業人員培復訓等培復訓 427 人次,實現關鍵崗位培訓全覆蓋,推動全員安全生產意識與風險防范能力持續提升。
以“責任閉環”答好“擔當題”,避免責任懸空
“這個設備的防護裝置有松動,今天必須整改到位,整改情況下班前報給我,我來復核。”在維修中心生產車間,安全員正對排查出的隱患現場“派單”。
為確保安全責任不懸空,公司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系統梳理安全環保管理制度39項,修訂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清單306個,將安全責任細化到業務負責人、班組長、一線員工等每一個崗位,明確“干什么、怎么干、出問題誰負責”。
同時建立“日排查、周通報、月考核”機制,各車間每日開展隱患自查,安全管理部門每周抽查通報,將安全績效與薪酬掛鉤,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嚴肅問責。推行“安全監督員”制度,從員工中選拔兼職監督員,鼓勵其對違規操作、隱患問題“隨手拍、及時報”。開展了動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高處作業,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活動4次,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整改,進行了安全生產事故講評競賽活動,形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良好氛圍。
以“科技賦能”答好“創新題”,提升防控能力
“我們搬家中心有了這個自移式掩護裝置,攻克了10米大采高工作面回撤技術的難關,降低作業成本,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了井下作業人員投入減少5%,回撤效率提升10%。”搬家中心一線職工劉帥驕傲地說道。“我們維修中心的叉車增設了AI防撞系統、天車警示投影燈、鏈條捆綁裝置,這些設備的使用極大地提高了員工操作的安全性。”維修中心技術員王元也緊跟著說。
與此同時,對液壓車間單臂吊安全防護裝置、車間車床旋轉頭安全防護裝置等進行了智能化升級改造,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生產安全的本質化管控。公司積極推行數字化轉型,開發了“鵬云班組”軟件和“安全管理雙控體系預警平臺”正在擴大范圍推廣,有效降低了因人工操作失誤引發的安全風險。
安全“必答題”沒有滿分,只有“持續得分”。下一步,公司將以更嚴標準、更實舉措,答好每一道安全“考題”。用扎實的安全工作護航公司發展,讓安全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穩固基石。(供稿:周亮 張博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