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國調研行之文化中華|銀銅器加工“老手藝”成為鄉村振興“金鑰匙”
9月28日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拍攝的銅擺件。新華社記者 杜笑微 攝
9月28日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拍攝的銀鏨刻擺件。新華社記者 張子琪 攝
9月28日,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匠人在制作飾品。新華社記者 杜笑微 攝
9月28日,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匠人在制作飾品。新華社記者 張子琪 攝
9月28日,在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匠人在制作飾品。新華社記者 杜笑微 攝
9月28日拍攝的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一角。新華社記者 張子琪 攝
青海湟中“銀銅器制作及鎏金技藝”已有上百年歷史,2011年,該技藝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1年,以東西部協作為契機,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對口支援湟中區,謀劃以銀銅器加工為主的鄉村振興產業,打造魯沙爾鎮陽坡村民族手工藝加工基地?;夭扇 肮煞莺献魃?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全村400多戶村民中,近40%的村民靠這門手藝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