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之風吹過陜北,地面氣溫舒爽。在井下深處,神南產業公司搬家中心正以“零事故、零延誤、零缺陷”的冷靜節奏,穩步推進檸條塔煤礦S1234綜采工作面158臺液壓支架回撤。
自9月12日早班正式開機至9月18日第一臺支架安全出井,僅用6晝夜,便交出“安全生產零事故、貫通誤差零超限、小件回收零丟失”的首份答卷。這一切,離不開礦企雙方“一張圖”謀劃、“一條鏈”創新、“一面旗”引領所匯聚的強大合力。
礦企“一張圖”貫通,項目“一條鏈”部署
“工作面想要撤得快,首先得貫得準。”項目啟動前,搬家中心與礦方生產、地質、測量、機電、通風五大專業組成“貫通專班”,把S1234面切眼、回撤通道、調車硐室等全部納入三維激光掃描,每日更新數據,每周聯合評審,最終實現S1234工作面高質量貫通,為后續回撤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8月中旬,中心項目班子進駐現場,與礦方聯合編制《S1234工作面回撤組織設計》,將158臺支架拆分為“拆、裝、運、交”四個單元,實行“鏈長”負責制,同時建立“設備需求、材料到貨、人員資質、應急物資”四張清單,清單事項全部打鉤確認后方可開工。8月底,特種車輛、絞車泵站及所有工器具提前就位;9月10日,礦方提前完成巷道底板硬化、調車硐室刷擴、通風系統調整,實現“設備等人、工序等票、現場等令”的倒置準備,確保9月12日早班一聲令下即可開工。
首戰“一臺架”告捷,小件“一條線”回收
9月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哨響,第一臺液壓支架在膠輪車牽引下,緩緩駛出機頭。中心副主任、駐項目部負責人代永智現場宣布:“貫通精度零超限、設備回撤零損傷、安全生產零事故,首戰告捷!”這一臺支架的成功出井,標志著S1234工作面回撤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也為剩余157臺支架的連續安全撤運奠定了堅實基礎。
158臺支架共涉及銷軸、啞鈴、連接板、管件等小件數千件,傳統人工清點易遺漏。為保證小件高效回收,安裝一隊在初始階段就布局謀劃,要求拆除的所有小件可恢復的拆除后立即恢復,啞鈴銷、連接板、液管管件等小件,每班拆解后統計數量集中擺放整齊,事后再次檢查確保數量與拆除一致無遺漏,從源頭解決小件丟失問題,實現小件零丟失,回收率100%。
安全“一張網”管控,黨員“一面旗”引領
中心把百日安全主題細化為“七張表”:風險辨識表、班前確認表、工序簽字表、車輛點檢表、行為觀察表、隱患整改表、班后復盤表;每班由帶班隊長、安監員、群安員“三方”聯合簽字確認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9月13日中班,支架搬運車制動軟管出現滲油,安檢員立即叫停,3分鐘更換完畢,避免了一起潛在跑車事故。截至18日,累計執行安全確認112次、整改隱患28條,實現“零事故、零傷害、零非停”。
“支架撤到哪里,黨旗就插到哪里。”作為老黨員的安裝一隊副隊長薛海飛說道。他每天第一個下井、最后一個升井,穿梭在各作業點,協調車輛、校對尺寸、檢查支護、計劃任務,日均步行2.5萬步。工友感慨:“老薛在,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在他的帶動下,12名黨員組成“紅色突擊隊”,確保回撤工作穩步安全進行,實現“關鍵節點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突擊任務有黨員”。
風正帆揚,奮進當時。搬家中心將繼續發揚“四特”“三牛”精神,以礦企“一張圖”為引領,以鏈盤創新為驅動,以黨員先鋒為標桿。百日安全,使命必達!必將在檸條塔井巷深處,再次書寫“高質量、高安全、高協作”的嶄新篇章!(供稿:李江舟 薛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