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陜北的風裹著果香掠過榆陽區麻黃梁鎮的田野。六墩村130畝葡萄基地里,翠綠藤蔓間垂墜的夏黑葡萄紫黑透亮;花龍鎮村、張虎溝村等連片蘋果園里,紅透的響富蘋果壓彎枝頭,果農們背著竹筐穿梭林間,采摘、套袋、裝箱的動作行云流水,紙箱堆疊成“小山”,交談聲伴著果香,滿是豐收熱鬧。
近年來,麻黃梁鎮錨定“特色農業破局”方向,深挖當地晝夜溫差大、光照足、沙質土壤透氣保水的優勢,確定“大戶示范引領、優質果品帶動”轉型路徑,引進夏黑葡萄、響富蘋果等優質品種,引導農戶從“種糧食”轉向“種經濟果”,讓普通農田蛻變為“黃金果園”。
葡萄基地里,工人們彎腰采葡萄、套保鮮袋,指尖輕托果串的動作格外小心,生怕碰損飽滿的果粒。種植大戶杜剛穿梭在田壟間,時而駐足查看葡萄品相,時而叮囑工人把控采收細節,談及自家葡萄的品質,他滿是自豪:“我們的夏黑葡萄顆粒飽滿,甜度能到21度,比普通葡萄甜多了。為種出優質葡萄,從春季疏花疏果控制果量,到夏季采用綠色技術防治病蟲害,再到成熟期精準控水控肥,每一步都嚴格按照精細化標準推進。今年基地葡萄畝產400多斤,品相與口感贏得市場青睞,單價賣到15元/斤,遠超散戶零散售賣價格。”
蘋果園里同樣火熱。花龍鎮村種植大戶郭應俠的330畝果園中,響富、延富6號、雞心果掛滿枝頭,每天清晨有二十多位村民進園務工,摘果、套網套、分揀忙個不停。
“我從2019年開始種蘋果,今年真是天幫忙、人努力!一方面雨水來得及時,另一方面農業專家定期來園里指導,今年蘋果的品質和產量都比往年提升不少,種植的延富6號、響富、雞心果等品種,畝產達到1000多斤,估計明年能達到2000多斤,現在一斤能賣到7元。看著果園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我心里更有底氣,也更有信心把這片果園打理得更好。”花龍鎮村種植大戶郭應俠說。
眼前的場景還得益于果園全年不間斷的精細化管護,從春季施肥疏花到冬季剪枝,20多位村民有了穩定務工機會,其中多是婦女和老人,既能在家門口掙到收入,又能兼顧家庭日常,日子過得踏實又有盼頭。
如今,葡萄、蘋果不僅成了麻黃梁鎮的“特色名片”,更成了村民增收的“致富果”。今年全鎮葡萄、蘋果兩大產業帶動幾十名村民就業,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集體經濟活力也在產業發展中持續增強。
談及未來產業規劃,麻黃梁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高銘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整合各村資源,形成規模優勢;同時幫助種植大戶拓寬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既要鞏固傳統批發市場,也要開拓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等新路徑。此外,還將加快推進‘麻黃梁果品’區域小品牌建設,通過統一包裝設計、規范品質標準,提升當地果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讓麻黃梁鎮的葡萄、蘋果走得更遠、賣得更好,真正讓特色果品成為持續帶動農戶增收的‘致富果’,為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動力。”(供稿:榆陽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