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米籮鎮的紅心獼猴桃陸續成熟,當地果農分布在各個果園,有的采摘下樹,有的稱重裝車,一派豐收景象。
水城區被譽為“中國野生獼猴桃之鄉”。近年來,通過種植技術升級、組織模式優化和產業品牌打造,當地紅心獼猴桃產業逐步走出一條“規模適度、標準統一、聯農帶農”的發展路子,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甜蜜動力”。
紅心獼猴桃(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天生貴品 一顆“紅心”香甜四溢
漫步果園,一顆顆成熟的獼猴桃在陽光下泛著光澤,不時飄來陣陣果香。隨手切開一顆,只見果心橫截面呈放射狀紅色條紋,極具觀賞性,“紅心獼猴桃”也正因這一特點而得名。
“紅心獼猴桃”因果心橫截面呈放射狀紅色條紋而得名(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據貴州大學農學院專家介紹,水城區米籮鎮、發耳鎮等地,海拔適中、氣候溫潤、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紅心獼猴桃的生長提供了絕佳環境。這里產出的紅心獼猴桃,果形端正、果心鮮紅、糖度高、風味濃,是貴州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水果之一。
天生貴品,不僅在于高顏值,更在于內在的高營養價值。據介紹,紅心獼猴桃作為中華獼猴桃的優良變種,富含維生素C、膳食纖維、鉀、鈣等多種微量元素,每百克果肉含維生素C高達400毫克,是蘋果的20倍。
位于六盤水市水城區米籮鎮的紅心獼猴桃基地(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紅心獼猴桃成熟后干物質含量可達20度,口感綿密香甜。”技術員羅光祥介紹,正是憑借其優良的品質基礎,六盤水紅心獼猴桃在眾多獼猴桃品類中脫穎而出,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為后續的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統一標準 推動產業提質升級
紅心獼猴桃的優良品質,不僅在于生長環境優越,更得益于精心管護和統一種植標準。
為了持續推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2024年以來,貴州省農發集團下屬貴州農發獼猴桃公司在水城區米籮鎮、發耳鎮、坪寨鄉,在六枝特區新窯鎮、龍河鎮,建成獼猴桃示范基地3073.48余畝,其中自有基地2184.98畝,訂單鏈接基地888.5畝。通過推行“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物資供應、統一市場銷售”的“三統一”模式,全面提升了產業的標準化水平和整體競爭力。
米籮鎮果農在采收獼猴桃(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在技術方面,貴州農發獼猴桃公司與貴州大學農學院合作,制定了從栽培、授粉、防災到采后管理的7大技術方案,并派出技術專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統一抹芽、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環節指導80余次,實現全周期精細化管護。羅光祥表示:“統一種植技術后,掛果率穩定在90%以上,果品一致性明顯提高。”
在物資供應方面,公司統一采購肥料、果袋等農資,并采用“領料付20%,余款以果抵扣”的方式,減輕農戶前期投入壓力,降低種植風險。這種“輕資產”模式極大激發了農戶的參與積極性,也推動了技術標準的落地執行。
當地果農將采摘下的獼猴桃稱重裝車(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通過“三統一”模式的實施,示范基地畝產較去年提升約30%,果品品質一致性和商品果率顯著提高,產業初步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
“甜蜜”出山 品牌渠道雙輪驅動
有了好產品,更要有好銷路。農發獼猴桃公司依托省農發集團旗下“貴品”省級農產品品牌,打造了“貴品·怡鮮田”子品牌,推動六盤水紅心獼猴桃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此外,依托長期深耕農業板塊的渠道優勢,貴州農發獼猴桃公司積極拓展獼猴桃銷售網絡,先后赴上海、浙江、廣東、重慶等地考察市場,與盒馬鮮生等十余家知名渠道商達成合作意向,初步建立起相對穩定的線上線下銷售體系。
紅心獼猴桃(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更重要的是,貴州農發獼猴桃公司對基地果農實行“分級定價、優果優價”政策,確保果農種得放心、賣得安心。
米籮鎮種植戶胡學蘭說,她家的4畝果園今年收入2萬多元,純利潤約1.2萬元。“我和老伴七十多歲了,管理起來也不累,公司包技術包收購,我們只要把果子種好就行。”
“今年我預估有10.5萬元收入,較去年增加8000元,我相信借助公司的品牌,我們的紅心獼猴桃會有更大的市場。”種植戶范允培說。
貴州農發獼猴桃公司工作人員與果農胡學蘭(右)簽訂收購協議(9月9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六盤水紅心獼猴桃產業的蓬勃發展,是貴州推進農業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通過品種優勢、技術賦能和渠道整合,“三統一”模式有效解決了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難題。同時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對種植端的指導,提升商品果率和產品市場競爭力,逐步降低種植成本,提高貴品紅心獼猴桃在市場中的議價能力和定價權,實現產業提質、農戶增收、品牌增值的多贏局面。
未來,隨著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和品牌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六盤水紅心獼猴桃有望成為全國乃至國際水果市場上的一張“貴州名片”。(盧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