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星空經濟快速興起,以暗夜環境為核心的觀星游成為旅游消費新熱點,雖處于初級階段,但潛力巨大。觀星目的地以星空攝影、觀星研學等為切入點,構建沉浸式體驗場景,釋放消費者對仰望星空的爆發式需求。
不同于傳統旅游,觀星旅游依托稀缺的暗夜星空資源,需要進行嚴格保護。一些地區通過制定地方性法規、打造暗夜保護示范區等方式守護暗夜資源,讓觀星游既帶動經濟增長,又成為激發科學探索精神的重要載體。
星空下的“天地共舞”
位于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鎮,人口稀少,少有光源干擾。得天獨厚的觀星條件和酷似火星表面的雅丹地貌,讓冷湖迅速成為熱門的觀星地點。今年暑假期間,前往冷湖火星小鎮參加天文夏令營的研學團絡繹不絕。在浩瀚戈壁中“發射火箭”、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豐富的研學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和團隊協作能力,又激發了他們對天文和航天的興趣。
“觀星熱”在國內催生了一批觀星理想目的地。這些地方大多干燥少雨、晴夜數多,加上遠離燈光污染的環境,吸引了大量星空愛好者。不同于依賴自然風光、人文古跡等常規資源的傳統旅游,觀星游以暗夜環境等稀缺資源為核心,對氣象條件要求極高。
在寧夏平羅附近的毛烏素沙地,星空攝影師董書暢拍攝下《天地共舞》——沙丘沐浴在如絲絲銀線般的月光中,陰影將沙丘雕刻成峭壁與溝壑,遙遠的宇宙與古老的地球在這光影中相遇,呈現出獨特的和諧與美感。這幅在家鄉拍攝的作品,讓董書暢斬獲2019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攝影師大賽最佳新人獎。
大鵬半島位于廣東深圳東南部,地處大鵬灣和大亞灣之間,形似啞鈴。坐落于此的西涌暗夜社區,距離城市中心直線距離約60公里,周圍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山體對城市光污染起到了很好的遮擋效果,擁有較好的夜間生態環境以及美麗的星空。經國際暗夜協會認定達到標準,西涌暗夜社區于2023年4月成為我國首個國際暗夜社區。不少游客來此的目的從爬山、玩水,到又增加了一個——觀星。
12歲的鄭珺陽,就是其中一員。今年8月初,他和媽媽從北京飛到深圳,只為一圓觀星夢。“我老家在內蒙古,夜里一抬頭就能看到銀河,非常震撼,慢慢地就喜歡上了天文攝影,還在學校成立了天文攝影社團。”鄭珺陽說。
8月8日~10日,以“相約暗夜星河”為主題的大灣區天文科技節期間,西涌暗夜社區共吸引近5000人次現場參與。
觀星游拉動餐飲、住宿消費增長,星空旅行目的地和營地不斷涌現。據地方政府預計,到2030年,冷湖將接待游客過百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將超過4億元。冷湖火星小鎮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袁振民說:“無論何種職業與年齡,人們心中都藏著對星空的向往。面對璀璨星河,人們會不自覺卸下心中的負擔與壓力,每當看到流星劃過夜空,那份純粹的欣喜總能觸動人心。”
打造“星空+”
深挖地方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星空+”產品,不僅能推動文旅業態的深度融合,還能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更好地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
——光學天文觀測方興未艾。2021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鄧李才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冷湖賽什騰山光學天文臺址勘選結果:基于連續3年的觀測數據,確認青海冷湖賽什騰山是極佳的光學/紅外天文觀測臺址。這一科研成果推動冷湖天文觀測研究基地逐步成長為亞洲最大的光學天文觀測基地。
國際公認的最佳天文臺址有3處,青海冷湖地區是其中之一。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產業經協部負責人曹春林表示:“未來,冷湖天文基地將進一步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探索‘星空+天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之路。”
——創新酒店業態,“躺在床上看星星”。觀星活動通常需要游客在目的地留宿,因此提供獨特的住宿體驗是吸引游客的關鍵因素。在各大暗夜旅游勝地,住宿體驗往往被精心設計,與星空相呼應,為游客帶來難忘的體驗。
“在無垠沙海中仰望星河”,這一浪漫的文旅概念,讓寧夏中衛沙漠星星酒店短期內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熱度持續攀升。2020年11月,在中衛市政府支持下,沙漠星星酒店在沙坡頭景區落地,并向游客開放。作為中國首個以觀星為主題的沙漠酒店,沙漠星星酒店為游客提供觀星指導、沙療、全景環繞式餐廳、沙漠泳池日光浴等服務。
“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這里入住,白天在景區體驗沙漠項目,晚上跟著我們的星空導師去觀星谷看星星、聽天文講座。”星星酒店辦公室負責人劉旭輝說,酒店走的是高奢路線,但房間時常供不應求。
——“星空+”露營,打造新晉網紅打卡地。在西涌暗夜社區,剛剛落成的暗夜星空營地,剛好位于深圳市天文臺所在山頭和另一處山頭之間的開闊地,與天文臺共享一片星空。“這個營地就在西涌三號沙灘,我們正邀請一些游客過來,以星空為背景拍照,希望推廣出去,吸引天文愛好者和游客停留。”深圳市南澳西涌股份合作公司文旅項目負責人龍智文說。
——模擬太空體驗,完成“火星任務”。在冷湖鎮壯麗的雅丹群中,有一處建筑風格酷似“火星太空艙”的冷湖火星營地。這里為游客提供模擬登陸火星體驗,營員住在睡眠艙中,還可體驗多個“火星任務”,包括戈壁徒步、尋找水源、搜尋物資等。針對青少年群體,營地還開設了與火星相關的生物、化學、地理、天文等科普課程。
“我們在營地內品嘗有機食物組成的‘太空餐’,沉浸式體驗火星登陸,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這樣的研學之旅讓人開闊眼界,又能學以致用。”來自江蘇的游客李女士說。
——“星空+”科普、科幻、科創。“冷湖火星小鎮計劃”啟動后,專業運營商結合當地資源特色,為冷湖火星小鎮量身打造了以科技為核心,科普、科幻、科創為輻射的運營方案。
“和多數旅游景點不同,冷湖火星小鎮更加注重科普教育。”袁振民說,冷湖火星小鎮品牌已經成為科學、科普、科幻、探索、想象力等的代名詞。從科普研學游到親子游,以星空為主題的旅游形態多樣,滿足了不同群體的需求,其魅力在于與天文、航天、文旅等產業深度融合,“因此,打造有競爭力的星空旅游IP才能接住更多的流量”。
以星空為磁石,音樂節、篝火舞蹈、煙火大會、沙漠晚餐、美食一條街等一系列文旅配套服務紛紛跟進。在滾燙的夏季,國內多個星空目的地成為熱門的旅游打卡地,一些酒店直到10月都一房難求。
在“光”與“暗”中尋求最優解
通過發展星空旅游產業,一些地區的星空資源得以變現,迎來更多發展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難題。《中國氣象旅游發展報告(2024)》提到,在持續發展星空經濟的路上,問題和挑戰逐漸浮現:部分觀星旅游目的地過度開發,缺乏規范化的開發與管理體系,導致許多優質暗夜目的地產生嚴重的光污染。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適合觀星的地方,現在受光源影響,又要去找下一個觀測點。”經常有天文愛好者在網絡上分享遺憾。大量案例顯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有些原本條件優良的天文臺被光害影響,無法再進行科學觀測研究。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田才讓說:“在許多人的認知中,燈火輝煌是城市發達的象征,但對依靠星空資源發展旅游的地區而言,需要尋找一條向‘暗’發展的道路。”
深圳在2021年發布實施《深圳市城市照明專項規劃(2021-2035)》,提出“建設大鵬星空公園,打造深圳市暗夜保護示范區”。深圳市氣象局天文臺天文部部長、副研究員梅林說,深圳作為全國乃至全球光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發展星空旅游的難度可想而知,但通過深圳市天文臺與西涌國際暗夜社區聯動,可望探索出城市與暗夜保護共存的新模式。
暗夜社區建設從路燈改造起步。大鵬新區管委會與深圳市城管局將西涌路段近2000個路燈改為不朝天空照射的暖光燈,顯著改善光環境。“麥當勞、肯德基等企業入駐西涌時,在建設階段(包括設計階段)就融入了暗夜社區的建設標準,其燈光、招牌等均符合要求。”龍智文說,“所以你會看到,這里麥當勞的燈比深圳市其他地方都暗一些。”梅林介紹,45家民宿酒店通過“暗夜社區照明示范場所”認證,1.5萬多個天文臺免預約進入名額提升入住消費率;建成星空酒店、天文民宿、天文營地、天文館等天文相關項目10項;打造了大灣區天文科技節、星空音樂會、梅西耶天體馬拉松、天文研學科教等貫穿全年的品牌活動。
2023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關于暗夜星空保護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對冷湖暗夜保護核心區內的光源種類和亮度,以及所有戶外固定夜間照明設施的照射方向等進行嚴格劃分管理。“為保護天文觀測環境,冷湖已經將全域1.78萬平方公里納入暗夜星空保護區。”曹春林說,條例的頒布實施,有助于為光污染治理積累經驗,讓人們能在冷湖觀察原生態的星空。
未來,隨著更多地區加入暗夜保護行列,星空經濟將繼續為人類帶來無盡的驚喜和探索的樂趣。鄧李才說,保護暗夜星空,不僅是守護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窗口,更是維系我們與浩瀚星空間那份最原始的心靈連接。